安徽:加强政府网站“亲和力”
发布日期:2015-07-13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的通知》,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消除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产生的不良影响。
今后安徽省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政策解读用语要通俗易懂,浅显明白;及时权威发布消息,解疑释惑;要切实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严格按时、依法答复,所有答复均要告知申请人法律依据,做到程序、实体合法合规……,这是记者日前从省政府获悉的。
主动公开,解公众之所需
《通知》要求,凡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政府信息,除法定不公开的,一律公开。公开内容要精炼、管用,让公众看得懂、用得上。要通过政府网站(栏目)的浏览访问数据分析、第三方调查、网络问卷等途径,找准公众信息公开需求,有针对性地公开公众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政府信息。要完善主动公开目录,深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以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深入开展。
政策解读,让公众看得懂
《通知》明确,出台省政府规章或以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重要政策文件,各部门均应在报送代拟稿时,一并报送解读方案,解读材料于文件公开的3个工作日内提交省政府网站发布。各地、各部门要组建专家解读队伍,在门户网站设立政策解读专栏,采取专家解读、政策问答、在线访谈、新闻发布会、公告栏等公众喜闻乐见、方便快捷的方式,开展政策解读工作。要全方位、多角度阐述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以及理解、执行的关键点,围绕可能影响公众权利和义务的事项,概括总结政策的核心内容,重点解读政策主要内容、具体规定、涉及对象范围、惠民利民举措、新老政策差异,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执行力。解读用语要通俗易懂,浅显明白,用老百姓的话解说老百姓关注的事。
回应关切,释公众之所惑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工作,及时发现与政府工作相关的疑虑、误解乃至歪曲、谣言,做好分析研判,制定工作预案,迅速发布权威信息。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政务舆情会商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舆情处置合力。要围绕公众知情需求,主动发声,消除流言,回应质疑,凝聚力量,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支持。各地、各部门要在门户网站设立舆情回应栏目,建设舆情回应平台,拓展政府网站的政民互动功能,进一步做好领导信箱、在线问答、网上调查等工作,接受公众建议和情况反映,有序引导公众参与。
拓宽载体,让公众看得到
《通知》要求积极运用图片、图表、图解、视频等可视化方式,提高政府信息传播的可视性、可读性,进一步增强政府网站的吸引力、亲和力。要切实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适应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贴近网民感受,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力求表达准确、亲和、自然,为公众提供客观、可感、可信的信息。公开方式要注重贴近基层群众,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充分利用明白卡、挂图、公告栏、广播、有线电视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扩大信息发布的受众面,提高信息发布的影响力。
《通知》还要求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提升公众满意度。要拓展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渠道,充分发挥网站、政务服务中心的作用,为申请人提供便捷服务。要严格按时、依法答复,所有答复均要告知申请人法律依据,做到程序、实体合法合规。根据申请内容、答复情况等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对于申请量大,需要或者可以让社会广泛知晓的政府信息,应纳入主动公开范围,方便群众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