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得学院

首页 > 泰得学院 > 网站建设百科 > 政府|企业百科

中国宜春政府网

摘要: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自汉代开始建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现辖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有汉、回、蒙、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 家、哈尼、傣、畲、黎、高山、水、纳西、景颇、土、仫佬族、 布朗、仡佬、京族等3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3%。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自汉代开始建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现辖樟树、丰城、高安、上高、万载、宜丰、铜鼓、奉新、靖安、袁州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有汉、回、蒙、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 家、哈尼、傣、畲、黎、高山、水、纳西、景颇、土、仫佬族、 布朗、仡佬、京族等33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3%。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

 

    宜春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城市规划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过近年来的规划建设,宜春中心城变美了、变靓了、变大了,城市面积由撤地设市前的22平方公里扩展到3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1.8万发展到30万,城市化水平由24.2%提高到36.2%,中等城市规模基本形成。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国家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城与山水协调发展的江南山水园林城市呈现在世人面前。

 

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古代宜春的州学、书院兴盛,科举成绩闻名全国。仅在唐代的290年间,江西考取的77名进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强。这一时期,江西仅有的两名文科状元卢肇、易重,均为宜春籍人士。因此,历史上流传下了“江西进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誉。唐贞元年间,高安人幸南容创办了江西最早的书院“桂岩书院”。北宋初胡仲尧创办的华林书院(位于高安华林与奉新赤岸交界处)培养了13名进士。南宋范阳人祖无择任袁州知府时,修建袁州州学,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李觏写下了历史名篇《袁州州学记》,被清人收入《古文观止》。明代科技文献《天工开物》一书的作者宋应星、当代核物理学家吴有训分别为宜春市奉新县和高安市人。
 

 

  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保障了教育事业的适度超前发展。目前,全市教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2006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13所,在校学生90.64万人。其中,有综合性本科大学即宜春学院1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6万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即宜春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学生1.1万人;成人高校即宜春电大1所,在校学生3753人;普通高中52所,在校学生8.7万人;职业高中35所,在校学生2.86万人;普通初中248所,在校学生23.1万人;小学1759所,在校学生42.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2262人;幼儿园505所,在园幼儿8.6万人。全市基础教育扎实,1998年1月经教育部公布全市10个县(市、区)实现了“两基”达标。在江西省政府“十五”期间对全省各县(市、区)进行的“两基”复查年检中,全省10个受表彰的“‘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县”中宜春市占有6个。全市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建设与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有13所省重点中学和8所省重点建设中学,2005年普通高考共录取本专科新生2.6万余人;普通高考上二本线人数连续8年列全省第一;有8所省以上示范性职业学校;有各类民办学校908所,在校学生7.9万人。全市有教职工5.04万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较高,普通高中78.6%,职业高中62.3%,初中95.2%,小学98.9%。其中,42.7%的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7.8%的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共建立了3个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6个省级星火示范基地县、11个省级区外高新技术企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1个国家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3个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立了宜春市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

 

     宜春市政府网址:www.yichun.gov.cn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