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得学院

首页 > 泰得学院 > 网站建设百科 > 政府|企业百科

中国来宾

摘要: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居东经108°24′-110°28′,北纬23°16′-24°29′,总面积13411平方公里,处桂中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38.4%,丘陵占26.2%,平原占22.5%,台地占8.8%,其余为水域等。

    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居东经108°24′-110°28′,北纬23°16′-24°29′,总面积13411平方公里,处桂中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38.4%,丘陵占26.2%,平原占22.5%,台地占8.8%,其余为水域等。

    来宾市是2002年12月28日撤销原柳州地区后设立的地级市,辖四县一市一区(即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和兴宾区);设3个街道、30个镇、36个乡。全市总人口260.31万人,城镇人口77.71万人,城镇化率37.5%,主城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0万人。
 
历史文化
    来宾市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流长。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来宾市麒麟山发现“麒麟山人”头盖化石,证明距今约3.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是中国盘古文化的发祥地。先秦时,来宾为百越民族杂居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在今广西设置桂林郡,今来宾市属于桂林郡地。西汉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今象州设桂林县,在武宣设中留县,为来宾市有行政建制之始,至今已有2213年的历史。之后,汉、三国、南北朝时期在境内设桂林郡,郡治在今象州、武宣两县交替,唐以前所称“桂林”,均为今来宾市一带。元、明、清、民国时期,今来宾市所属各县、市、区的行政区域屡屡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今来宾市的行政区域多次变动,至1957年12月广西成立宜山专区,今来宾市的行政区域归属宜山专区,1958年3月宜山专区改为柳州专区,1970年柳州专区改为柳州地区。
    2002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来宾市正式成立,行政区域辖原柳州地区的来宾县、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县级市),原来宾县改为兴宾区。被誉为“壮乡故宫”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是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北京奥运会点燃主火炬的火炬手——世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乡在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
区位交通
    来宾市地处桂中腹地,东接梧州市、桂林市,南邻南宁市、贵港市,西连河池市,北靠柳州市,距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3公里,距旅游名城桂林市22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来宾市是桂北与桂南、桂西与桂东的连接部,系大西南出海重要通道,交通十分便捷。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快速铁路、泉南高速公路、209、322、323国道、209、323、307省道贯穿境内,柳州至武宣、桂平至来宾、来宾至马山3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来宾至周边(南宁、柳州、桂林)机场,车程最短为40分钟,最长为2小时;航运条件得天独厚,珠江水系重要支系红水河、柳江在此交汇,红水河、柳江河、黔江是西江流域的航运水道,500-1000吨船舶可直通广州、香港、澳门,内河通航里程341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近516万吨。
物产资源
    来宾市素有“广西煤都”、“中国糖都”、“世界瑶都”、“盘古文化之都”等美称。境内矿产、森林、畜牧、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来宾土地辽阔,气候温和,北回归线横穿过境。全市耕地面积322万亩,人均近1.5亩,居广西之首。来宾市资源和物产十分丰富,全市已探明各种矿藏达20多种,其中重晶石、煤炭、锰等矿藏储量居广西首位。甘蔗、蚕茧、水果、食用菌、茶叶、八角、金银花、绞股兰等物产丰富。
    来宾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有美丽神奇的金秀圣堂山风景区,有被誉为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有被誉为世界罕见峡谷风光的武宣百崖大峡谷。来宾是著名的奇石之乡,来宾奇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2009年8月11日,来宾市以最高分获“中国观赏石之城”殊荣,成为全国第二个“中国观赏石之城”。
支柱产业
    来宾市是广西工业发展“一轴两廊”布局的重要轴点,主要工业支柱产业有电力、制糖、冶金和铝业;广西50万伏枢纽变电站位于来宾市区,50万伏交流、直流西电东送线路过境来宾。
    2013年,全市水、火电总装机容量为379.5万千瓦时,总发电量193.7亿千瓦时,是广西电网枢纽中心和重要能源基地;全市现有制糖企业14家,日压榨能力10.15万吨,蔗糖产量89.5万吨,位居全国产糖量第2位,初步形成了制糖、蔗渣造纸、酒精、酵母等较为紧密的蔗糖产业链;全市铁合金生产能力46.4万吨/年,是全国重点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之一,锡锭、锌锭、铟锭等产品远销欧、亚、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铟产量占世界四分之一;全市电解铝产能为25 万吨/年,铝棒产能为15万吨/年。
    农业支柱产业主要有甘蔗、大米、桑蚕、林果和畜牧业等产业,其中甘蔗、蚕茧产量居广西第2位,2013年全市甘蔗产量1267.47万吨,桑蚕业也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经济发展
    建市11年多来,在中央、国务院及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来宾市按照“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的发展战略,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从2002年到201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建市时均实现了翻番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14.71亿元增加到515.57亿元;财政收入由10.23亿元增加到56.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4.11亿元增加到453.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5.62亿元增加到170.77亿元;全市三次产业比重由40.2:34.0:25.8 调整到20.1:44.9:35.0。全市城镇化率由21.3%提高到37.5%,提高了16.2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6428元增加到2013年的235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769元增加到2013年的7085元。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安定和谐。2013年,全市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50.86%。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抓好城乡低保对象救助工作,全市城镇五险参保人数69.1万人,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68.8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98.5%。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着力打造广西中部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城市和红水河流域民族特色文化名城,率先在全国实现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在西部地区实现乡村少年宫全覆盖,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学前三年入学率达82%,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7.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3%;2013年荣获文化部、财政部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是全国首批、广西唯一的示范城市,当前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
    来宾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开放创新,全力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来宾。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轴两翼”区域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来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来宾—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正在桂中大地迅速崛起。
   “天下来宾,来者上宾”,热情好客的来宾人民欢迎您的光临!
    中国来宾政府网站:http://www.laibin.gov.cn/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