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蚌埠
摘要: 蚌埠地处皖北、淮河中游、京沪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交通枢纽之称。
蚌埠地处皖北、淮河中游、京沪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交通枢纽之称。
蚌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7300年前的淮河流域人类文明双墩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我们民族的历史;4200年前,大禹治水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2200年前,垓下悲歌,在历史的时空中回响着余音;被誉为“东方芭蕾”,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艺术代代传承……
蚌埠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千里淮河穿城而过,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6.6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
蚌埠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齐备的工业体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众多。京沪高铁蓄势待发、蚌埠新港百舸争流,交通十分便利。市辖三县均为全国商品粮大县,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固镇花生闻名遐迩。基础完备的工业、方兴未艾的农业、繁荣兴旺的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构成了这座年轻城市的综合经济框架。
当前,蚌埠正处在经济快速上升期和对外开放的新起点,随着国家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和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蚌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产业、科技优势将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01′至32°49′,东经117°31′至117°11′,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蚌埠市及所辖三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市区总面积956.93平方公里。
2013年城市大建设实现升级跨越。解放路、朝阳路、蚌固路、淮上大道等道路完成提升改造,喜迎门实现回迁,综合客运站已运营,市民广场对外开放,新二中投入使用,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万达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开业,中华古民居等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房、棚改安置房33630套,基本建成17600套,廉租房实物配租9099户,回迁安置棚改居民16500户。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1007.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3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15.68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319.81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8:50.0:32.2调整为17.1:51.2:31.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人均GDP31482元(折合5164美元),比上年增加3483元。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生产总值 |
1007.85 |
11.1 |
第一产业 |
172.36 |
3.9 |
第二产业 |
515.68 |
14.3 |
工业 |
456.65 |
14.9 |
建筑业 |
59.03 |
9.9 |
第三产业 |
319.81 |
9.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7.44 |
10.0 |
批发和零售业 |
56.63 |
9.6 |
住宿和餐饮业 |
26.32 |
6.0 |
金融业 |
30.80 |
25.4 |
房地产业 |
34.19 |
13.5 |
营利性服务业 |
48.85 |
4.2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85.58 |
7.1 |
蚌埠市政府网站:http://www.bengb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