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面膜"敲响微商警钟
“朋友圈再也不敢随便看了”、“QQ空间都懒得刷了”,当好友中开始有人玩微商,很多状态真的不敢随便去刷新了。
近日,一则90后“网红”卖“毒面膜”年收入达7位数的“女神”曝光,另一则有关微商乱虽乱但是有法可治的报道也首度“面市”。
“毒面膜”的案例告诉我们微商已经乱到“不能不管”了,而微商有法可治的言论则告诉我们,众人对微商尚未死心,仍抱着治理好之后再战移动电商群雄的美好憧憬。
据说,“毒面膜”的运营者“网红”是个海归,当年留学的时候就是利用学习时间过着各种奢侈的购物生活,要说凭借着这些惊人的“败家”经验用心给用户带来些精准、靠谱的美容或时尚建议,利用微商想必也能做得起来,但她是打着幌子卖三无产品,最终导致多用户发生过敏、皮肤受害等现象。
她的“聪明在于”:事先讲定了产品的可靠性,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机构代码、卫生许可、卫妆准字等等手续(这类造假者同样猖狂);利用推手、网络营销手段前期为微博积累了大量粉丝(潜在用户);凭借自己海归、多年混迹于美容时尚圈的经验瞒天过海,造就出自身很在行业领域很专业的假象;指导代理“不心虚”地应对售后问题,当用户说有皮肤过敏等现象时,质问用户最近是否换面膜频繁、是否作息不规律,总之,义正言辞地坚决认定产品无忧……可以说,从前期的积累、中期的转化,后期的抚慰用户,所有的营销环节都在她的掌握中。
容易被骗的“我们”该怎么办?
时刻保持清醒。
作为消费者,面对微商提供的各种产品卫生保证要有简单的辨别能力,实在没有,上网搜索下这品牌的时间总是有的(虽然现在很多产品也在网上被营销着,但很少有用户在讨论的品牌消费者必须谨慎购买了;如果禁不止诱惑,买了产品却有问题出现,去医院咨询而非只去售卖方质问,理性对待。
作为被开发的代理商,尽量不要为了钱财蒙蔽了良心吧,一时的蝇头小利换来的可能是更大的问题,不要轻易地让自己以帮凶的身份卷入一场骗人事件,最后只会害人害己。接受到“网红”类面对消费者质疑、一定要稳定心神骗用户的微商,就不要为了不健全的创业梦昧良心了。
作为官方、法律界,法律界对微信、微博等平台不断施压的举措,是一个催促监管政策产生的方法,但依附于平台上生存的微商们才是罪魁祸首,而平台毕竟只是渠道,却分分钟伴着躺枪的命。但,为了微商界的正规化、避免出现更多的微商受害者,官方们必须付一定的社会责任,而配合政策监管微商界,惩治微商乱象,也就成了必须完善的命题。